Login

13928244600bandao-sports@wangaocn.com

  1. 半岛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手机部件和组装汽车行业 002594 比亚迪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5-10 19:33:02 点击数:

  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手机部件和组装汽车行业 002594 比亚迪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手机部件和组装汽车行业 002594 比亚迪 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手机部件和组装汽车行业 002594 比亚迪 一、本集团主营业务概览 本集团目前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 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 能源产品领域的相关业务。本集团在工信部公布的2010 年(第二十四届)电子 信息百强企业中排名第8 位;在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IT 企业百强2010 年度排名中位列第1 位,且在其公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 ...

  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手机部件和组装汽车行业 002594 比亚迪 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手机部件和组装汽车行业 002594 比亚迪 一、本集团主营业务概览 本集团目前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 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 能源产品领域的相关业务。本集团在工信部公布的2010 年(第二十四届)电子 信息百强企业中排名第8 位;在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IT 企业百强2010 年度排名中位列第1 位,且在其公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 强2010 年度排名 中位列第8 位,居中国企业第1 位。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0 年轿车生 产企业销量排名中位列第6 位,并位居国内非合资轿车生产企业第1 名。 (一)二次充电电池业务 本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之一,主要客户包括诺基亚、三星、 摩托罗拉、华为、中兴等手机领导厂商,以及博世、TTI 等全球性的电动工具及 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厂商。本集团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及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 数码相机、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等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根据IIT 的统计,本集 团2010 年手机用锂离子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8.75%。 本集团亦积极研发铁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品,并致力于该等产品在新能源汽 车、储能电站及光伏发电站等领域的应用。本集团于2008 年10 月30 日和陕西 省商洛市人民政府签订《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合作

  》,分期建设总体规模 为年产多晶硅1GW、太阳能电池1GW 项目,其中一期年产多晶硅100MW、太 阳能电池100 MW、配套组件封装100MW 的项目已基本建成并陆续投产。本集 团于2010 年8 月26 日成功竞得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MW 级储能站试点 工程蓄电池、能量转换系统采购项目,稳步推进储能电站的商业化进程。 (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 本集团是全球最具竞争能力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供应商之一,主要客户 包括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华为、中兴等手机领导厂商。本集团可以为客户 提供垂直整合的一站式服务,设计并生产外壳、键盘、液晶显示模组、摄像头、 柔性线路板、充电器等手机部件,并提供整机设计及组装服务,但不生产自有品 牌的手机。本集团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实力、高品质的制造能力及完善的服务, 在手机部件、组装服务领域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肯定和认同。 根据本集团的发展战略,下一步将在加强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基础上发展 笔记本电脑等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整机及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及整机组装业 务。 (三)汽车业务 本集团于 2003 年通过收购原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从事汽车业务,是目前国内销量排名前十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生产厂商,2008 年至2010 年汽车销量复合增长率74.88%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0 年轿车生产企业销量排名中位列第6 位,并位居国内非合资轿车生产企业第1 名。经过几年的发展,本集团目前已具备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及制造能力,强大的模具开发和生产能力,以及完善的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能力,先后推出F3、F6、F0、S8、G3、M6、E6 及L3 等系列车型。本集团旗下的F3 系列车型自2005 年9 月上市以来,以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在2008 年至2010年实现了36.41%的复合销量增长,并在2009 年及2010 年连续两年位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国内轿车车型销量第1 名。包括双模汽车和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是本集团未来汽车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本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并生产的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汽车—F3DM 已于2008 年12 月15 日上市,并于2010 年3 月正式开始对个人消费者销售,充分体现了本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F3DM 是工信部2009 年8 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第1 批)所推荐的5 款新能源汽车中唯一的轿车产品。E6 作为本集团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已于2010 年1 月11 日取得国家公告,且进入 了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第6 批),于2010 年5 月获得科技部等四部委“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同时开始在深圳市作为出租车示范运营。此外,F0、F3、F3R、G3、L3 于2010 年分别入选《“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 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第一批和第三批。本集团报告期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行业基本情况 (一)二次充电电池行业 1、行业监管体系及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体系 本公司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 源行业协会成立于1989 年,是经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接受工信部 的业务指导和民政部的监督管理。 本集团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在经济运行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归国家发改委、商 务部(外商投资企业项目适用)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应机构监管。同时,本集团 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在行业

  及质量标准方面须遵循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 门及各销售地区的相关规定。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工具是镍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 图6.4 2009 年全球镍电池主要用途分布(按销售价值分类) 展望未来,全球二次充电电池市场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手机、笔记本 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及MP3 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日渐成为生活及工作的 常备消费品,及锂离子电池逐渐应用于电动工具产品,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快速 增长。虽然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因能量密度较低,在近几年占二次充电电池市场 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对镍氢电池的需求增长,镍氢电池仍维 持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未来良好而稳定成长的市场将为包括本集团在内的二 次充电电池厂商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2) 产地分布及主要参与企业 目前二次充电电池的主要生产国为日本、中国及韩国。除本集团外,主要生 产厂商还包括日本的三洋、索尼、松下以及韩国的三星、LG 等。近年来随着市 场竞争的加剧,日本的市场份额在逐渐下降,而中国与韩国的市场份额在继续增 长。 (3)市场进入障碍 二次充电电池对工艺技术的要求较高,以保证电池产品的稳定性及能量密 度。目前二次充电电池的核心技术主要由本集团及日本、韩国等国的几大生产企 业掌握,新的市场进入者在未能取得相关技术许可或研发出新技术之前,进入二 次充电电池市场将面临一定的技术障碍。 由于二次充电电池的采购商主要为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对电池的质量及 成本都有严格要求,生产商只有在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具有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的 情况下才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优质产品。而新的市场进入者在起步阶段无法满足 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对规模及品质的要求,限制了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空 间。 目前二次充电电池市场集中度较高,包括本集团在内的主要厂商已与市场主 要采购者之间建立起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市场主要采购者一般会选择拥有规模 生产能力及较高品质控制及安全控制能力的生产企业作为其供应商,因此,新的 市场参与者较难在短期内打破现有市场格局。 比3、行业技术水平及行业特点 锂离子电池生产使用的主要技术为自动化极片生产工艺;镍电池生产使用的 主要技术包括正负极烧结工艺技术、正极发泡镍粘结电极工艺技术、负极粘结拉 浆工艺技术及正负极端面焊工艺技术。由于市场主要采购者对二次充电电池的安 全性和能量密度均要求较高,只有少数掌握了核心技术及工艺的主要厂商才能在 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4、上下业相关情况 二次充电电池行业的上游主要是锂、钴、镍、铁等金属行业。最近几年金属 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二次充电电池行业的生产成 本;行业的下游主要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动产品制造行业。考虑到便携式消费 类电子行业蓬勃的发展前景,以及二次充电电池开始逐步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 电站等领域,二次充电电池行业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维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 势。 5、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产业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于 2005 年11 月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将包括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高技术绿色电池产品制造列为鼓励类项目;国家 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7 年1 月联合发布的《当前优 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 年度)》将新型电源/电池、高性能二 次锂电池、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车用驱动电池列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 业化重点领域。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是二次充电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有利因素。 ? 市场前景广阔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容量密度高、无污染、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目 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随着笔 记本电脑的进一步普及,以及锂离子电池在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和新型储能电站 领域的逐步应用,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将更为广阔。 ? 技术更新及进步 随着环保意识、成本压力的提高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二次充电电池产品在 环保性、安全性、能量密度、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促进行业技术升 级和创新的同时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不利因素 ? 镍电池市场的发展空间有限 近年来,由于部分镍电池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其自身具备记忆性的弱点及 能量密度较小,镍电池产品在部分领域的应用已被更有效率的二次充电电池所替 代。此外,部分镍电池应用产品市场逐渐萎缩,亦使得总体需求市场缩小。但大 型电动工具仍能为镍电池的总体需求市场提供一定规模的支撑。 ?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二次充电电池的主要金属原材料因资源制约,供应紧张,且金属原材料成本 占电池制造成本的比重较大,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将对二次充电电池行业的制 造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6、行业发展趋势 除了目前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市场外,未来二次充电电池还将广泛应用于电动 汽车、储能电站等新能源领域。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及能源供应压力的加剧,电动 汽车已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未来将具备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动力电池作为 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汽车市场的高速成长给动力电池带来了庞大需求。 全球能源紧缺带来了风能、太阳能发电的高速发展,但风能、太阳能等清洁 能源受环境影响功率不稳定,致使传统电网无法承载,大量风能、太阳能电力被 浪费。储能电站可对新能源发电上网功率起到平滑作用,以保持电网所承受功率 的稳定性。此外,储能电站可以在发电量超额时将多余能量储存,而发电量不足 时将已储存能量释放,调节波峰、波谷用电需求,未来将成为二次充电电池的主 要应用领域之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Pike Research 的预测,储能电站的市场规 模将从2010 年的15 亿美元增长到2020 年的353 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在新 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建设的大背景下,储能电站的大规模商用化将大大提速,从 而带来以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二次充电电池的快速增长。 (二)手机部件和组装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监管体系及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本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在经济运行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归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中外合资企业项目适用)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应机构监管,在行业标准 及质量标准方面同时须遵循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及各销售地区的相关规 定。 本公司及下属公司代其他公司生产手机部件并从事组装业务,不需要就该等 业务单独取得许可。 2、行业的市场情况 (1)市场概览 手机部件市场的潜在增长主要取决于全球手机销售数量的增长,而组装业务 的增长同时还取决于手机品牌厂商外包加工制造手机的规模。自2003 年以来, 全球手机行业发展迅猛,根据Gartner 的统计,全球手机出货量已由2003 年的 5.20 亿只增长至2010 年的15.96 亿只。虽然金融危机对2008 年以来的手机行业 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全球手机行业已于2010 年恢复且市场规模仍有望持续扩大。 一般而言,手机品牌厂商不生产手机部件,并将一定比例手机的设计及制造 采取EMS、ODM 的方式进行外包。外包可使手机品牌厂商利用手机组装厂商在 生产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增加其自身经营的灵活性,降低资本性 投资和生产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时间。未来如果手机行业持 续增长且外包规模持续增加,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增长机会。 图6.7 全球手机2007年,2014年的销量及预测销量(2) 产地分布及主要参与企业 由于亚洲地区的研究开发成本、制造成本相对于北美、欧洲地区而言更具有 竞争力,最近几年许多国际手机品牌厂商纷纷把生产、采购和物流基地转移到亚 洲,以充分利用亚洲低成本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应对手机产 品价格低、产品寿命周期短和产品需求多样化的趋势。 手机生产厂商将主要产地移向亚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市场的消费需 求日益增长。根据Gartner 的统计,全球手机增长最快及需求最大的市场为中国、 印度及亚太其他地区,2010 年亚太地区(包括日本)手机设备销售总量为7.90 亿台,销售总额约为852 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总额的42.04%,超过整个欧洲所 占份额(23.55%),制造基地向主要产品市场转移有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 图6.8 2010年全球手机销售收入主要地区分布手机制造业务向亚洲地区的转移有助于亚洲的手机部件及组装厂商提高其 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部分亚洲手机部件及组装厂商已经历快速发展且已形成相当 规模,受益于手机制造基地向亚洲转移的趋势,且自身具备出色的垂直整合能力, 其市场竞争优势更加突出。 (3)市场进入障碍 小规模手机部件厂商在研发、设计、生产方面难以形成垂直整合的综合制造 能力,在生产规模、品质和成本控制方面难以满足大型采购商的要求,具备垂直 整合能力的手机部件及组装厂商拥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 3、行业技术水平及行业特点 手机用户不断追求设计新颖与外观时尚的手机,对手机部件及组装厂商在新 材料应用、表面处理及装饰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具设计与开发能力是 手机部件及组装厂商最关键的技术要素之一,也是手机品牌厂商选择供应商时的 主要考虑因素。 手机产品具有外观变化快、功能变化快和价格变化快的“三快”特点,不但要 求手机部件及组装厂商不断提高加工工艺和技术,而且要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 生产适应能力。 4、上下业相关情况 手机部件及组装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印刷线路板、连接器等电子元器件行 业,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行业的制造成本;下游客户主要为 手机品牌厂商,手机行业的增长潜力将直接影响手机部件及组装行业的发展前 景。虽然手机行业竞争激烈、价格逐渐下降、产品周期逐渐缩短的特点及趋势将 导致行业现有产品毛利率水平的下降和研发费用的增加,但新产品盈利能力的提 升及手机预期销量的稳定增长将为本行业的利润水平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 5、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 全球手机市场的扩大 金融危机虽然对全球手机市场的销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市场渗透率 的提高、手机的消费品化、产品更新换代及第三代移动通讯(3G)所带来的新 的市场需求均将是未来手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将为手机部件和组装行业的 持续增长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 产业政策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将数字移动通信 列入鼓励发展的行业;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 年修订)》 亦将第三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列入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鼓励手机发展的 产业政策将有利于手机部件和组装行业的发展。 (2)不利因素 手机部件及组装行业的激烈竞争将增加手机部件及组装服务供应商研发费 用支出及成本控制压力,而原材料的价格弹性较小、压缩空间有限使得手机部件 及组装业务的成本控制具有一定难度,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亦会对手机部件及 组装业务的制造成本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手机部件及组装服务供应商的盈利 能力。 6、行业发展趋势 手机外形的微型化、部件材料的多样化、功能的多元化将成为手机部件的技 术发展趋势。市场的快速变化会使得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手机部件及组装服务供 应商能在市场中占据先机。这将促使手机部件及组装服务供应商不断提高在研 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也将进一步加强手机部件及组装服务供应 商和手机品牌制造商在新产品前端设计、高端产品整机组装等更多领域的合作。 根据 Gartner 的统计报告,201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97 亿只,同比大 幅增长约72%,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比例快速增加到19%。随着消费者对扩展 应用、操作界面、使用体验以及互联网应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以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手机的互动性和应用方面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促使手机 从通讯终端演变为智能商务终端,并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市场区域结构方面,由于亚洲在人力资源成本方面较北美、欧洲具有竞争优 势,且近几年中国、印度已成为全球手机市场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在全球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 (三)汽车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监管体系及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行业监管体系 (1 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准入、投资、生产和销售进行严格的监管。 生产企业准入和投资主要归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管理;产品目录由工信部管理; 产品质量主要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部等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相应职能部门 管理。 本公司下属的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成立于1987 年,是经民政部批准的社团组织,接受民政部等 国家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目前适用于汽车行业的政策主要涉及总体产业发展、贸易、新能源汽车、召 回及排放标准等方面,主要政策如下: ? 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 目前,新建汽车生产企业需由国家发改委进行核准,经过核准的生产企业方 可办理注册、税务等相关手续。所有中国汽车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及其所 制造的所有汽车型号必须经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示。经公示后,汽 车企业可在中国合法制造及出售其经合法注册的汽车产品。如该汽车产品不再符 合各种安全标准、技术规格及环保标准,监管部门可撤销该汽车产品在目录的注 册。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要求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准入 进行管理,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企业,应当获得许可方能取得生产资格,新能 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纳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管理,并明确了新能源汽车 生产准入条件及考核要求,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 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 ? 产业发展政策及规划 国家发改委于 2004 年5 月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主要涉及汽车产业 的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结构调整、准入管理、商标品牌、产品开发、零部件及 相关行业、营销网络、投资管理、进口管理及汽车消费等方面,并明确规定汽车 整车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 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摩托车类)整车产品的合 资企业,如与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旨在推动汽车产业的持 续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开拓城乡市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 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 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素质;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 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009 年3 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 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

  》,明 确了汽车下乡的具体补贴标准。从2009 年3 月1 日至12 月31 日,农民购买以 下车型将享受一次性财政补贴:1)轻型载货车(大于1.8 吨但不超过6 吨);2)微型 客车(发动机排量在1.3 升及以下);以及3)摩托车。享受补贴的轻型载货车的 农民需先将现有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并换购轻型载货车,购买微型客车或摩 托车无需报废。享受补贴的微型客车每户限购一辆;享受补贴的摩托车每户限购 两辆。农村换购汽车的补贴金额上限为5000 元/辆,对于报废并换购轻型载货车 和购买微型客车的,按销售价格10%给予补贴;单价5 万元以上的,实行定额补 贴,每辆补贴5000 元。__2010 年1 月26 日,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称,2009 年正式实施的“汽 车下乡”政策延长一年,其中,汽车下乡政策实施延长至2010 年12 月31 日止。 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 年1 月31 日。具体操作办法仍按《汽车摩托车下乡 操作细则》执行。与2009 年相同,“汽车下乡”的车辆每车补贴最高仍为5000 元。2010 年12 月29 日,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称,“汽车下乡”政策于 2010 年12 月31 日如期结束,到期后停止执行。 由于汽车下乡的主要受益产品为轻型载货车和微型客车,本集团目前的汽车 产品中并无此类车型,因此本集团目前尚未直接受益于汽车下乡政策。 财政部、科技部于2009 年1 月23 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09]6 号),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 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 个城市开展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 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给予补助。根据通知中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 暂行办法》,满足一定条件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仅限于乘用车和轻型 商用车),将根据节油率和最大电功率比,混合动力汽车补助4000-50000 元/辆, 纯电动汽车补助6 万元/辆,燃料电池汽车补贴25 万元/辆。 工信部于 2009 年6 月17 日发布公告(工产业[2009]第44 号),颁布了《新 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分类、准入条件及 管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于 2010 年5 月26 日联合发布《“节能产品惠民工 程”节能汽车(1.6 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对排量为1.6 升及以下达 到燃料消耗量限值的节能车给予3000 元/辆的补贴。本集团F0、F3、F3R、G3、 L3 于2010 年分别入选《“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 升及以下乘用车) 推广目录》第一批和第三批。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发展改革委于2010 年5 月31 日联合下发《关于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建[2010]227 号),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在现有13 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增加天津、海口、郑州、厦门、苏州、唐山、广州等7 个试点城市。该等政策大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心,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升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于2010 年5 月31 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 [2010]230 号),四部委将选择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 个城市,开展 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根据通知中发布的《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 in)混合动力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满足一定条件的插电式(plug-乘 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按3000 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 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 万元/辆。 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 同时,各地政府也在积极筹备并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及补贴方案, 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规划。广东省政府于2010 年3 月19 日发布《广东省 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广东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 保障措施。此外,深圳市政府宣布,在国家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最高补贴5 万元、纯电动车每辆最高补贴6 万元的基础上,将为两类车型分别最高追加3 万 元和6 万元补贴。深圳市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试点实施方案也于2010 年 7 月5 日论证通过,但尚待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审批。 2011 年2 月25 日,十一届全国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自2012 年1 月1 日起施行。该法规定乘用车车船税按排 气量划分为七档征收,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 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等相关鼓励政策将大幅减小新能源汽车与传 统燃油汽车之间的价差,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对个人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利于新 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提升,进而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最终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普及进程,促进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 产品销售及服务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于 2004 年 3 月联合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对缺陷汽车召回的管理分工、经 营者及各方的义务、缺陷汽车的报告及调查确认、主动召回程序、指令召回程序 等进行了规定。 自 2005 年4 月1 日,我国政府开始实施按品牌划分的汽车销售法规——《汽 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根据该法规规定,汽车经销商必须获得有关汽车企 业授权方可为该汽车企业进行市场推广及销售车辆。申请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 牌经销商的,需将符合条件的相关资料报送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此外, 所有汽车供应商应设立规模适中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即于销售地点方圆150 公里 内设立售后服务站和总成供应点。 商务部于2005 年8 月发布《汽车贸易政策》,对汽车、二手车、零配件的销 售及汽车报废、回收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 排放标准相关规定 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意见的 通知》、《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等一系列政策,就汽车排放制定统一的监督及

  。国家环保部会不时更新公告符合监管排放标准的新汽车型号,汽车企 业不得生产或注册任何不符合该监管排放标准的汽车型号或汽车产品。 国家环保部对废气排放设定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的车辆须按要求采用不同废 气排放及检测措施。 ?本集团取得业务许可或认证情况 本公司主要通过下属公司比亚迪汽车从事汽车整车的生产,比亚迪汽车取得 的有效的汽车公告产品目录包括: 车型号为 QCJ7180、QCJ720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6 年1 月24 日由国 家发改委以2006 年第5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15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6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6 年8 月7 日由国家发改委以 批)》公告; 2006 年第50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25 QCJ7160A、QCJ7180、QCJ7200 型轿车,QCJ7160A/CNG 型两用燃料轿车 已经于2006 年10 月8 日由国家发改委以2006 年第68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 (第129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60、QCJ7161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6 年12 月13 日由 国家发改委以2006 年第88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33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50、QCJ7151、QCJ718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7 年2 月13 日由国家发改委以2007 年第9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37 批)》公 告; 车型号为 QCJ715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7 年5 月16 日由国家发改委 以2007 年第30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43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50、QCJ7151、QCJ720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7 年7 月21 日由国家发改委以2007 年第43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47 批)》公 告; QCJ7160A2、QCJ7161A、QCJ7160A1、QCJ7150A、QCJ7151A 型轿车, QCJ7150A/CNG 型两用燃料轿车已经于2007 年9 月10 日由国家发改委以2007 年第53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50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200、QCJ7240、QCJ7150、QCJ7151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 2007 年12 月18 日由国家发改委以2007 年第88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 156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00、QCJ720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8 年1 月28 日由国 家发改委以2008 年第10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60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200、QCJ724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8 年3 月17 日由国 家发改委以2008 年第22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62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00、QCJ7150、QCJ7160、QCJ7151、QCJ7161 的比亚迪牌 轿车,车型号为QCJ7160 的比亚迪牌两用燃料轿车已经于2008 年6 月5 日由国 家发改委以2008 年第39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66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8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8 年6 月20 日由国家发改委 以2008 年第47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68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00、QCJ7150、QCJ7151、QCJ7160、QCJ7161 的比亚迪牌 轿车已经于2008 年9 月5 日由工信部以2008 年第3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 175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200、QCJ7150、QCJ716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8 年10 月8 日由工信部以产业[2008]第7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77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00 的比亚迪牌混合动力轿车已经于2008 年11 月10 日由工 信部以产业[2008]第12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79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200 的比亚迪牌两用燃料轿车已经于2009 年1 月15 日由工 信部以工产业[2009]第23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83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6480 的比亚迪牌乘用车,车型号为QCJ7130、QCJ7131、 QCJ7182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9 年8 月11 日由工信部以工产业 QCJ7152、 [2009] 第51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93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53、QCJ7183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09 年12 月12 日由 第70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01 批)》公告; 工信部以工产业[2009] 车型号为 QCJ7006 的比亚迪牌纯电动轿车已经于2010 年1 月11 日由工信 部以工产业[2010]第75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03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6480 的比亚迪牌乘用车及车型号为QCJ7180、QCJ7181、 QCJ7201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10 年5 月20 日由工信部以工产业[2010]第104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14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5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10 年6 月30 日由工信部以工 产业[2010]第107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15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50、QCJ7151、QCJ7152、QCJ7153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 2010 年10 月29 日由工信部以工产业[2010]第124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 219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54、QCJ7184 的比亚迪牌轿车和车型号为QCJ7150、 QCJ7160、QCJ7200 的比亚迪牌两用燃油轿车已经于2010 年11 月23 日由工信 部以工产业[2010]第128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20 批)》公告; 车型号为 QCJ7100 的比亚迪牌轿车已经于2011 年1 月31 日由工信部以工 产业[2011]第138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22 批)》公告。 本公司下属公司的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目前已经获得的中国国家强制性 产品认证证书共计305 件。此外,深圳比亚迪汽车于2009 年收购了具有整车生 产资质的湖南美的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长沙市比亚迪客车有限公司), 于2011 年4 月6 日由工信部以[2011] 10 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24 批)》 公告确认整车资质变更办理完毕。 本公司下属公司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经深圳贸工局批准从事比亚迪 品牌汽车销售,已经取得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设立的公司从事商业领域必要的许 可。 2、行业市场情况 (1)汽车市场概览 从当前全球制造格局来看,本地化制造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全球主流的汽车 消费大国也成为了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大国。从2010 年全球汽车产量前十名国 家来看,一类是传统的制造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该等国家 自身拥有强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也具备广阔的国内市场;第二类是中国、巴西、 西班牙、印度、墨西哥,该等国家产量大,但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都是跨国公司 在当地的制造工厂。__(2)国内轿车市场主要参与企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0 年,我国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 商包括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等, 共销售608.08 万辆,占当期轿车销售总量的64%;自主品牌销量为293.30 万辆, 占当期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 (3)市场进入障碍 目前我国对汽车整车制造的准入、投资、生产及销售等均进行严格管理和控 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准入管理制度对汽车生产企业设定准入条件,对企业 及产品实行动态管理,凡不符合规定的企业或产品,将撤销其在《车辆生产企业 及产品》中的名录。较为严格的行业管理是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对新 厂商进入本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车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研发设计、制 造设施、产品推广、品牌宣传、渠道建设、原材料采购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国家 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汽车行业的投资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新 建汽车生产企业的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 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 亿 元,产品研发机构的投资金额不得低于5 亿元。大规模的资金需求成为行业新参 与者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另一方面,汽车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效应,只有生产 及销售达到一定规模后才会盈利。因此,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规模效应 和资金保证。 此外,汽车行业对生产厂商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并掌 握核心技术,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行业技术水平 汽车产品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化使得不同的技术水平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产品 市场。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汽车行业在环保、节能、安全等 方面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逐渐加大了 研发投入,在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方面的技术水平均有大幅提高,逐渐缩小了与国 际汽车生产厂商的技术差距。 4、上下业相关情况 汽车整车的上业主要包括钢材、塑料(聚丙烯)等原材料行业,以及动 力总成、轮胎、玻璃、电子等零部件行业,下游则为通过经销商销售给终端消费 者。 近几年钢材、塑料(聚丙烯)等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产品品质也不断提 高,原材料行业市场化的发展将有利于保障汽车行业的原材料供给。上业的 市场化发展将使得汽车行业的成本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性,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偏 好及激烈竞争也将对汽车行业的产品更新速度及销售定价带来一定的压力。 5、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 庞大的国内市场 汽车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汽车工业的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行业对整体经 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整体经济的增长又能同时推动汽车行业的壮大,两者相 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轿车的家庭人均保有量很 低,未来的增长空间非常可观。随着国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居民的消费力增强, 居民对汽车的需求及实际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汽车行业 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 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关注与支 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重点 支持具有自主发展能力、自主品牌产品和具有规模优势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团 加快发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促进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要注 重自主开发产品,推动自主创新,改善产品结构,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而2009 年初为了振兴汽车工业,国家出台了小排量汽车的减税措施,在2009 年1 月20 日至2009 年12 月31 日,对1.6 升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暂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 12 月9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减征1.6 升及以下小排量 购置税。2009 年 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 年底,减按7.5%征收。自2011 年1 月1 日起,对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合理的产 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将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2009 年7 月13 日,财政部、商务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 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规定在2009 年6 月1 日 至2010 年5 月31 日期间,将符合有关条件的老旧汽车、“黄标车”交售给依法设 立的指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并换购新车的车主可享受补贴。办法要求报废 车辆与新车的车主必须为同一单位或个人;报废与换购的车辆均不含三轮汽车、 低速货车;对换购新车的类型、型号、品牌均无限制,但提前报废“黄标车”并 换购新车的,新车已享受了1.6 升及以下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的,不 再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2009 年12 月25 日,财政部及商务部下发《关于调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 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提高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允许车主同时享受车辆购 置税减征政策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2010 年6 月18 日,财政部、商务部及环境 保护部下发《关于延长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规定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实施期限由2010 年5 月31 日延长至2010 年12 月31 日,具体政策、操作办法 仍按前述相关文件执行。 实施汽车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促进汽车消费,安排 就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 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2009 年1 月23 日,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国内13 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 试点工作,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汽车,给予4000-50000 元/辆的补助, 纯电动汽车给予6 万元/辆的补助,燃料电池汽车给予25 万元/辆的补贴。2009 年6 月17 日,工信部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明确 了新能源汽车分类、准入条件及管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0 年5 月26 日,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 车(1.6 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节能车给予3000 元/ 辆的补贴。2010 年5 月31 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公共服务 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 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增加了7 个试点城市。该等政策大大推动了新能 源汽车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信心,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升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0 年5 月31 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 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将选择5 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根据通知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将最高获得5 万元/辆的补助,纯电动乘用车最 高获得6 万元/辆的补助。 2011 年2 月25 日,十一届全国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自2012 年1 月1 日起施行。该法规定乘用车车船税按排 气量划分为七档征收,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 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等相关鼓励政策将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对个 人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最终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普及进程,促进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各地政府也在积极筹备并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 发展规划及补贴方案,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规划。 ? 消费者心理的积极驱动 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和居民购买力的增强,国内居民对汽车的消费 观念已从奢侈品逐渐转变为生活耐用品,汽车成为可承受的日常需求之一,相同 消费能力的购买者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比较心理,从而形成汽车消费的直接推动 力。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随着自主品牌轿车的规模、品质和服务的提 高而逐渐加强,进一步拓宽了自主品牌的潜在市场。 (2)不利因素 ? 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逐渐提高 随着全球对环保问

  的日益重视,机动车排放标准正逐渐提高,排放标准的 提高将会增加整个行业的投资成本和产品的制造成本,也对生产厂商的研发能力 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已成为国际汽车生产厂商关注的焦点,大部分世界领先 的汽车厂商都开始把战略重点转向中国,建立合资工厂,并将主流车型投入中国 进行生产和销售,生产厂商的多元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不断提高的原油价格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且保持上升的趋势。油价的上涨将增加消 费者使用汽车的成本,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影响汽 车产品的销量。 6、行业发展趋势 (1)需求将继续增加 过去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2009 年,国内汽车产 量、销量分别达到1,379.10 万辆、1,364.48 万辆;2010 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1,826.47 万辆和1,806.19 万辆,生产销售增长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 长、人均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率的提高、公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汽车市 场仍将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态势。__(2)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汽车自主品 牌的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凭借对本土市场需求的独到理解、灵活的研发 能力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比亚迪、奇瑞、吉利为 代表的汽车自主品牌厂商逐步加大对研发、设计的投入,工艺技术水平、产品性 能和品质明显提升,市场认可度显著提高,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份 额逐年提高。 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鼓励与支持国内汽车生产厂商进行自主研发和自主汽车品牌的建设,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 争力。 (3)行业整合将加快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资源重新配置为目的的行业整合将逐步加快,《汽 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均对 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行业整合提出了政策指导,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也为 汽车行业的整合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和条件。以合理配置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为目 标的行业整合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趋势。 (4)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 2009 年汽车出口数量为36.96 万辆,比 上年同期下降45.70%,2010 年,汽车整车出口表现好于上年,共出口56.62 万 辆,同比增长34.68%。与国内市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相比,国际汽车市场需 求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十分低迷,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2010 年,全 球经济在普遍极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逐步走出衰退,国际投资和贸易 需求增长,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出现强劲反弹。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以及我国自有技术、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的不断成长,结合我国汽车行业在研 发、设计及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我国汽车生产厂商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5)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009 年1 月,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联合颁布《关于开展节 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2009 年6 月,工信部颁布《新能源 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0 年5 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 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 在现有13 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新增7 个试点城市,并选择5 个城市开展私人购 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自2012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 船税法》规定,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同时, 各地政府也在积极筹备并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及补贴方案,贯彻落实国 家的产业政策及规划。国内汽车生产厂商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随着相 关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将进一步加快。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及能源供应压力的加剧,电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 代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在2009 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规划到2011 年形成50 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并规划形成10 亿AH(安时)单体动力电池产能。2009-2010 年,财政部、科技 部等部委相继发布公用事业单位及私人购车补贴方案,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国 内的推广。此外,广东省和深圳市也相继发布《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 《深圳新能源发展规划(2009-2015)》,积极规划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应 用。政府的大力支持加速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广阔的 市场空间。根据IIT 的预测,预计到2015 年,全球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 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达到约400 万辆的水平,2020 年将超过800 万辆。 (四)进口国的贸易政策 由于本集团的汽车基本都在境内销售,报告期的出口收入主要来自二次充电 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本集团地区分部对外营业收入(根据客户所在 地列示)如下:__本集团根据主要客户需求在印度、匈牙利建有工厂,为其提供手机部件生产 及组装配套服务。其他主要出口国和地区包括巴西、芬兰、美国、日本等。本集 团的出口业务未产生过贸易摩擦,且主要出口国家贸易政策较为稳定,出口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正逐年下降,生产和销售布局仍以中国境内为主。 三、本集团所面临的竞争情况 (一)本集团在二次充电电池行业的竞争情况 1、本集团在所处行业的地位 本集团在二次充电电池领域已有多年的经验积累,生产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 平。强大的研发实力为产品的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巩固了本集团在行业 内的领先地位。 在手机用锂离子电池领域,本集团占据相对优势。根据IIT 对出货量的统计, 2010 年本集团在该市场的份额达到了约8.75%。 图 6.10 2010 年主要电池厂商在手机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供应情况镍电池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日本三洋、松下、MBI及本集团等,本集团是全 球最大的镍电池生产厂商之一。 本集团将基于在二次充电电池行业拥有的技术、品质及成本优势,进一步拓 展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锂离子电池市场,以及将铁电池逐步应用于电动汽车及储能 电站,从而有望进一步提高在二次充电电池行业的市场地位。 2、本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本集团在二次充电电池行业的竞争对手主要为日本和韩国的电池制造商。目 前,中、日、韩三国产品在二次充电电池市场上的合计份额已超过90%。日本由 于二次充电电池行业起步较早,且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先进、市场需求大,一直占 据二次充电电池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中国及韩国厂商近年来技术水平提升迅 速,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从日本厂商手中不断抢得市场份额,而以比亚迪为代表 的中国二次充电电池厂商的全球市场份额高于韩国厂商。 (二)本集团在手机部件及组装行业的竞争情况 1、本集团在所处行业的地位 本集团在手机部件和组装行业拥有研发、设计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优势,是 少数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供应商,与诺基亚、三星、摩托罗 拉、华为、中兴等主要手机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本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 业务近三年快速增长,2010年、2009年及200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798,536千元, 14,585,946千元及12,183,417千元,2008年至201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0.66%。 2、本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 全球具备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能力的厂商为数不多,但不同部件或组装业务 的厂商众多,因此本集团在不同手机部件或组装业务领域面临激烈竞争,主要竞 争对手包括其他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手机部件及组装厂商和部分专注于某一手 机部件、模组或组装业务的厂商,但垂直整合为行业发展趋势,本集团凭借丰富 的产品线、卓越的产品质量、出色的成本控制、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高效的 垂直整合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本集团在汽车行业的竞争情况 1、本集团在所处行业的地位 本集团的整车产品目前以轿车为主,与其他大型汽车厂商相比,本集团进入 轿车市场的时间较短,起步较晚,但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的统计,本集团2010 年的轿车销量占同期全国轿车销售总量的5.45%。2、本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 本集团汽车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为规模较大的合资汽车厂商和自主品牌汽 车厂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2010 年全国汽车市场的统计,销量排名前十 位的轿车生产企业的轿车销量合计为608.08 万辆,占当期轿车总销量的64.05%。 2010 年前十大轿车生产厂商销量情况如下表: 与上海汽车、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等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相比,本集团规模仍 相对较小;本集团作为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商,进入汽车行业时间较短,在客户群 基础和品牌知名度方面与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仍然存在差距;本集团推出的各款车 型均为自主研发,其影响产品稳定性的未知因素仍然存在,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 也有待市场检验;本集团汽车业务产品线相对单一,车型相对较少,其中F3 的 销量占本集团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一直超过50%,对单一车型的过度依赖增加了经 营风险,且汽车产品的售价较低,中高端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较低。目前本 集团的经销商资金实力尚不够雄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受市场波动影响相对 较大。与前述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相比,本集团在业务运营和渠道管理方面的经验 仍有所欠缺,未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和渠道政策,给本集团的运营 管理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四、本集团的竞争优势 (一)具备前瞻性的战略运筹能力 依赖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本集团在过去的发展过 程中基本把握了行业技术变革和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先机。从最初的二次充电电池 业务,拓展到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汽车业务,本集团对技术变革和行业变 化均做出了及时的反应,从而较好地把握了市场增长机遇,占据有利位置,并形 成了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具备前瞻性的战略运筹能力,使得本集团各产业在多变 的市场环境下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保证了本集团经营业绩的稳健成长。 (二)高度垂直整合和低成本运作能力 本集团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汽车业务都采取高度垂直 整合的经营模式。在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方面,本集团具备了从电池材料到单体电 芯以及电池模组的综合方案解决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本集团太阳能电池业务生 产流程覆盖从多晶硅到硅片,并延伸至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模组以及太阳 能电站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实现对上游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和各工序的协同效应,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实现了持续生产更高品质和更低成本的 太阳能电池产品的能力,有效提升了本集团在该业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此外, 通过将太阳能电池产品与本集团的储能电站相结合,一站式解决了新能源发电、 存储、持续供应及后续应用等问题,为本集团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应用领域提供了 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本集团具备手机外壳、键盘、 摄像头、柔性线路板、液晶显示模组等零部件及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以及 整机设计及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在汽车业务方面,本集团采取高度垂直整合的 经营模式,具备整车和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及制造能力,强大的模具开发和 生产能力,以及完善的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能力。该等模式有效地节省了物流成本, 降低了资本投入,并通过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大幅降低了整车生产成本。另外本 集团较高的汽车部件自制率以及完善的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能力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最大限度的保证 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垂直整合模式最终形成了具有持续生产质优价廉的汽车产 品的整体竞争力,保证了汽车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持续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是 本集团汽车业务最为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此外,本集团各项业务的部分交叉亦 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可以降低综合研发成本及运营成本,使得本集团在市场竞 争中更具成本和效率优势。 (三)突出的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 在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业务领域,本集团具备强大的新产品及新技术研发 能力和设备开发能力。本集团通过对电池材料的独特应用和工艺,以及电池的结 构设计,提高了二次充电电池产品的稳定性、循环寿命和电池容量。以铁电池为 例,基于本集团铁电池的优异性能,铁电池在动力及储能方面的应用具有明显优 势,目前该电池已成功应用于本集团的双模汽车F3DM 以及纯电动汽车E6。本 集团在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各关键环节和关键部分均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亦具备关 键设备的开发及生产能力。本集团采用自主研发的改良物理法,配合本集团自主 开发和生产的关键设备,以及垂直整合的协同效应,有效实现本集团太阳能电池 的高品质和低成本的综合竞争优势。 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本集团拥有强大的模具及产品开发能力,并掌 握了关键的材料应用及表面装饰技术。先进的模具开发能力,有利于本集团利用 高精度的模具快速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及新技术的应用。在材料应用及表面装饰技 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及领先优势,有利于本集团及时将各种新型材料和先进的表面 处理技术应用于主要产品,提升本集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汽车业务方面,本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开发 设计能力,汽车整车、核心零部件及模具的制造能力,以及大部分生产线及设备 的开发能力。本集团已建立规模较大的汽车研发机构,由不同研发部门负责整车、 汽车零部件、电动汽车及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本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 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开发设计能力,汽车整车、核心零部件及模具的制造能力, 以及部分生产线及设备的开发能力,截至2010 年12 月31 日,本集团在汽车业 务方面已获得专利权1,981 项,申请中的专利848 项。在电动汽车方面,本集团 已掌握整车控制系统、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三大核心技术,并 率先实现了全球首款双模电动车的商用化。 (四)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突出的执行力 优秀的管理团队是本集团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集团拥有一个团结务实, 目标高度一致,且充满的优秀管理团队。整个管理团队时刻关注行业和市场 的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始终保持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和流程再造,持续追求 技术工艺的积累创新。管理团队持续的学习改进能力,有力促进了本集团各项业 务的发展。正是基于对市场的密切关注和消费需求的透彻理解,本集团开发的产 品市场定位非常清晰,坚持精品路线,确立了主要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先地 位。本集团在贯彻市场导向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终端销售网络的建设,通过不断 优化的销售网络,提升终端网点整体质量。整个销售网络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也为 公司在汽车行业优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本集团平等的企业文化和扁平化的管理 架构,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执行能力,保证了本集团战略的实施。 (五)广阔的战略合作前景 2008 年9 月,Berkshire Hathaway Inc.旗下附属公司中美能源与本公司签署 策略投资及认购协议,认购完成后,中美能源持有本公司9.89%的股份。战略合 作伙伴的入股,有助于提升本集团在全球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品牌形象,促进 本集团新能源汽车及其他新能源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推广。 2010 年5 月,深圳比亚迪汽车与戴姆勒全资附属公司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 限公司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双方有意首先在中国在以电机驱动的乘用车方面开展 合作,并设立新技术合资公司为中国市场设计、研究和开发新电动车、电力传动 系统、车用动力电池和电动车的相关零部件。新电动车将使用由本公司与戴姆勒 联合开发的新品牌推向市场。该新品牌将由本公司与戴姆勒共同注册及拥有,并 完全区别于现有的戴姆勒品牌(包括梅赛德斯,奔驰、Smart、迈)及,或 比亚迪品牌。2011 年2 月16 日,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该合资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将结合戴姆勒在汽车结构和安全领域的专有 技术以及比亚迪的汽车电池和驱动技术,以进一步提升本集团新能源汽车产品的 市场竞争能力。 (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本集团一直倡导以厂为家、爱厂爱家的“家文化”,始终将员工利益的实现和 员工个人的发展作为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本集团致力于“平等、务实、、 创新”的企业文化,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公平的学习、成长及晋升机会。同时,为 了鼓励员工在公司的长期发展,本集团积极开展员工福利住房的建设工作,以切 实保障本集团员工的基本住房需求,并与教学质量优异的学校积极合作,为员工 解决子女就学问题。具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营造了以公司为家的工作氛围,创 造了和谐互信的员工关系,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五、本集团主营业务情况 (一)二次充电电池业务 1、主要产品的用途 __ 本集团锂离子电池和镍电池产品包括电芯和电池模组,其中锂离子电池主要 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 等领域;镍电池主要用于电动工具、电动玩具、无绳电话、游戏机、应急灯及对 讲机等领域。 2、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工艺流程图 4、本集团二次充电电池产品的销售情况 本集团二次充电电池产品主要面向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华为、中兴等 手机品牌厂商及博世、TTI 等电动工具厂商销售。2010 年、2009 年、2008 年的 营业收入分别为5,004,354 千元、4,230,872 千元及6,270,540 千元。 报告期内本集团二次充电电池产品的营业收入如下表: 报告期内,本集团锂离子电池业务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是由于本集团主要客 户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且本集团锂离子电池所配对型号的手机销量不佳,另一 方面也受到了锂离子电池价格下降的影响。根据Gartner 的统计,2008 年全球手 机出货量为12.2 亿只,而2009 年下降为12.14 亿只,2010 年出货量增长为15.96 亿只,未来的市场前景仍十分乐观。目前,本集团已积极引进主要客户的新项目, 并逐步开拓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市场领域,预计将带动锂电池业务未来的成长。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 年上半年全球镍电池市场持续性下滑,且到 下半年才有所恢复,而镍电池在电动工具等领域的应用部分被新型电池所替代, 也加剧了全球镍电池市场下滑的速度。此外,2009 年镍电池价格也有较大幅度 下降,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本集团镍电池业务收入较2008 年进一步下滑。2010 年随着镍电池材料价格上涨,镍电池产品价格亦有所提升,客户需求处于恢复当中,带动本年镍电池销售收入的上升。预计未来该部分业务收入趋于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与日剧增。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 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低碳减排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和支 持。目前,各国抑制全球变暖的脚步不断加快,国家的十二五计划中亦以绿色环 保为聚焦点。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数据,2009 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 量达7,203MW,2010 年预测容量将增加至15,515MW,预计2014 年装机容量将 增长至29,975MW,太阳能业务的市场潜力不容忽视。本集团作为太阳能电池行 业的新进厂商,凭借出色的产品竞争力和垂直整合的成本优势,正积极拓展太阳 能电池市场,销售快速增长。2010 年,本集团位于商洛的太阳能基地一期项目 基本建成,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59 亿元。随着二期项目产 能的逐步实现,本集团未来太阳能业务将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5、报告期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及其供应情况 本集团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四氧化三钴、六氟磷酸锂、碳酸锂 等,原材料占生产成本的比重约为70%,报告期上述原材料的市场平均价格如下 表所示: 报告期内,六氟磷酸锂及碳酸锂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小。四氧化三钴的价格波 动明显,2010 年的市场平均价格较2009 年市场平均价格下降23.96%,2009 年 的市场平均价格较2008 年市场平均价格下降53.94%。 针对四氧化三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本集团对部分原材料采购采用长 期合同形式,其采购价格为与市场行情价格挂钩的公式价格,随市场供需情况及 政府宏观控制的变化会出现一定波动。此外本集团亦实时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化, 视市场低位做一些战略性原材料储备,以降低平均采购成本。本集团六氟磷酸锂 与碳酸锂的采购均采取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多个供货商签订长期合同的方式,在 合同期内以固定价格锁定成本,价格基本稳定。本集团镍电池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球镍、氧化铬、合金粉等,原材料占生产 成本比重约为80%,报告期上述市场原材料的市场平均价格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吨 报告期内镍电池主要原材料均有较大的单价波动,球镍、氧化镉及合金粉 2009 年市场的平均价格呈下降趋势,2010 年随着经济整体回暖,上述原材料市 场的平均价格开始回升。 针对球镍、氧化镉及合金粉的采购,本集团采取与供货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 略合作关系的方式稳定采购价格;根据本集团专业团队的判断,在市场相对低位 时锁定原材料价格,以降低采购成本。此外本集团采取与上下游同时商谈,签订 长期订单,并与上下游同时锁定价格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材料波动带 来的风险。 本集团二次充电电池产品生产所需能源主要是电力,占生产成本比例较小。 (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1、主要产品的用途 本集团生产的手机部件包括手机外壳、键盘、液晶显示模组等,该等手机部 件主要用于手机,本集团亦为客户提供手机整机组装服务。 2、手机部件、模组及整机组装服务流程图 (1)手机外壳典型生产流程 (2)手机键盘典型生产流程 (3) 液晶显示模组典型生产流程 3、主要经营模式 本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和二次充电电 池业务相同,具体请参见本章“五、本集团主营业务情况”之“(一)二次充电 电池业务”之“3、主要经营模式”。本集团可为客户提供单一或多种手机部件, 或为客户提供含部件及组装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电子已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其采购、生产和销售均 独立于本公司。 4、本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销售情况 本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产品主要面向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华为、 中兴等手机品牌厂商销售。2010 年、2009 年及2008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0,798,536 千元、14,585,946 千元及12,183,417 千元,2008 年至2010 年均复合 增长率达到30.66%,远高于全球手机市场的增长速度。 本集团报告期内手机部件及组装的营业收入如下表: 单(三)汽车业务 1、主要产品的用途 本集团汽车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本集团汽车整车 包括F3、F6、F0、S8、G3、L3、M6、E6 等系列车型,主要用途为家庭、商务 及公务用小型交通工具;本集团的汽车零部件主要为本集团的整车提供配套,对 外出售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仅为向本集团所属品牌汽车售后维修单位提供配件,并 不向其他汽车整车厂商提供配套产品。本集团具备从整车设计、模具及零部件制 造、主要工艺生产及产品测试的综合能力。目前,本集团的主要汽车产品仍为传统燃油汽车。2010 年及2009 年分别销售338 台及27 台 F3DM(分别占当期总 销量的0.067%及0.006%),2010 年销售53 台E6 (占当期总销量的0.011%), 2008 年所销售的汽车产品全部为传统燃油汽车。 2、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整车生产的四大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冲压 冲压是将备料冲压成整车部件的过程,冲压车间主要承担产品大型覆盖件的 生产任务。(2)焊装 焊装是将冲压完成的车身和其他冲压零部件焊接后组成整车车身的过程。焊 装车间主要从事焊接工作,承担整车白车身的生产。车间采用有限自动化,即按 照质量标准、工艺合理性及经济效益的原则实施焊装工作。(3)涂装 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落料拉延切边冲孔翻边侧翻边整形 修边冲孔、侧翻 边侧冲孔 0 前地板总成 后地板总成 机舱总成 左侧围总成 整车白车身 右侧围总成 主车身主车身补焊 左前、右后门 总成 前后盖总成 整车白车身装 配 整车白车身补 焊 右前、左后门 总成 左前、右前 翼子板 打磨修整检测 送往涂装车间 (成品) 焊装车身在涂装前须进行抗腐蚀处理和预擦洗、预脱脂等处理。本集团以工 序完善、工艺先进、合理的自动化程度为涂装设计原则,依据产品要求分别采用 三涂层、三烘干及二涂层二烘干的涂装体系,即阴极电泳底涂、中涂、面涂。(4)总装 总装车间需要完成从白车身开始,经过前低装配线完成仪表板、前后风窗玻 璃的安装,经过中高装配线完成动力总成和后副车架的安装,经过后低装配线, 然后完成整车安装,最后进行整车测试、检测等流程。3、本集团汽车业务的经营模式 本集团的汽车业务经营模式有别于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合资、技术引 进、品牌引进等经营模式,而是采用自主研发、设计、生产整车及零部件,并以 自主品牌销售的模式。 本集团掌握了汽车的核心技术,以整车、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为起点, 以整车及零部件的模具自主开发、生产为基础,最终实现零部件、整车组装的一 体化业务体系。本集团实施一体化汽车业务体系,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因素:自主 研发、设计可以摆脱对国外汽车厂商的技术依赖;自主开发模具可以实现本集团 在汽车领域的各项新技术、新产品能够快速应用于生产环节,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缩短开发周期并节约开发成本;自主生产零部件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 率,且有效保障本集团整车产能提升所需的零部件供给。 (1)采购模式 本集团汽车业务的采购内容包括制造汽车零部件所需原材料的采购及汽车 整车所需外购零部件的采购。本集团汽车业务的采购系统由采购处与各事业部采 购部门共同组成,其中,采购处对整个产业群的供应商选择、采购谈判进行统一 管理,并负责生产性物料中的整车外购零部件、非生产性物料中公共物资的采购; 各个事业部的采购部门负责生产性物料中的事业部用外购零部件和原材料、非生 产性物料中专用物资的采购。 本集团汽车业务的采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流程,汽车产业群各事业部遵循统 一的采购管理流程模式,所有采购内容都受到严格监控。为提高采购效率并有章 可循、有据可查,汽车产业群建立了电子采购平台,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及“阳 光采购”机制,使得所采购物资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根据本集团采购现状,将采购方式分为招标采购、比价采购、竞价采购、议 价采购等四类进行管理: (2)生产模式 本集团汽车业务采取高度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包括零部件的生产以及整车 组装业务。同时,本集团还生产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模具,以及设计和建设 部分生产线和主要设备,并配备完善的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设备,有效提升运营效 率并降低成本。本集团以事业部作为业务分类的基本管理单位,由各个下属子公 司完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以及整车组装业务。 本集团汽车业务目前已形成以汽车工程研究院、电动汽车研究所、整车及零 部件检测中心为核心的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同时第十一事业部到第十九事业部负 责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实现了从造型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开发、关键零 部件设计制造到整车组装及检测一体化的完整生产能力。此外,本集团通过收购 相关公司有效提升了本集团局部技术能力。2003 年本集团收购北京吉驰汽车模 具有限公司,组建了比亚迪汽车模具研发中心,开始汽车模具的自主研发和制造; 2008 年,本集团并购了中纬积体电路(宁波)有限公司,深化在电动汽车业务领域 的垂直整合,提升了本集团在电动汽车领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能力;2010 年初,本集团成功收购日本荻原公司旗下的大型汽车模具工厂,进一步提升公司 汽车模具技术水平。目前,本集团汽车模具研发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除应用于本集团自主品牌汽车的模具开发外,还为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厂商供应汽 车模具。本集团一直坚持汽车产业的深度垂直整合,从车型设计、整车模具开发、关 键零部件设计及制造、整车组装、检测与销售等,大部分均由本集团内部完成。 本集团在整车和核心零部件方面拥有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形成了汽 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垂直整合战略的实施需要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才能保证部件产品的质量并最 终提升汽车整车产品的品质,体现垂直整合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同时,垂直整合 战略延长了本集团的产品线,要求有更大的资金投入,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将直接 影响垂直整合战略的实现。此外,垂直整合对本集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本集团不能够保持较高的管理效率和沟通效率,各类业务和产品之间不能形 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就难以实现垂直整合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最终影响垂直整合 的效率和效果。 (3)销售模式 本集团汽车整车的国内销售由本集团国内汽车销售事业部负责,并通过汽车 代理销售商完成整车向最终消费者的销售;出口业务由汽车出口贸易事业部负 责。 ? 国内销售采取以授权销售服务店为主的模式。 本集团目前采用分网销售的方式,建立不同的销售网络负责不同的车型的销 售。分网销售可有效扩大经销商规模,减轻经销商在资金方面的压力,有利于经 销商集中资源销售特定车。


随便看看